光明网 | 詹丹:以生命体验打开语文人的格局――写在《步根海语文教育论集》出版之际

发布者:新闻中心发布时间:2024-05-30浏览次数:35

 我跟步根海老师不算走得近,但也听过他不少课,还在2021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,一起在上海市莘庄中学参加《红楼梦》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,他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,我则点评,我们还相约在下一年找另一本书来开展活动,但因故没有如愿,又打算继续延迟到再下一年的读书日。想不到,还未等到这一天,步老师不幸于2023年4月11日去世。

以生命体验打开语文人的格局

  一年后的今天,《唤醒学生的经验――步根海语文教育论集》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,里面收录了他的教学论文,188比分直播的是其教学实录。这些实录,涉及高中、初中、小学的各学段,既有经典短篇和整本书的阅读教学,也有作文指导。其中有些篇目我已经读过,有些则在尚未转成文字时,还随堂听过步老师的课。总体说,给人启发处甚多。对于其意义,我想放在近日发生在上海语文界的两件大事的脉络中来加以讨论。一是5月19日,一代名师钱梦龙逝世;另一是5月23日,第16届“上海市语文教学之星”评选结果揭晓。

以生命体验打开语文人的格局

步根海老师

  先说第一件。钱梦龙老师在1980年评为上海市首批语文特级教师,1981年至1983年,他的“语文导读法”渐趋成熟,在全国产生较大反响,教育局就开始让他带教一些青年教师。到了1980年代后期,我还在嘉定实验中学工作,当时有位一直跟钱老师学习的青年教师进市区听公开课,回来跟我们交流。不无感叹地说,开课老师的样子,比钱梦龙还钱梦龙,可他却并不是钱老师的徒弟。这位开课教师正是当时在复旦附中任教的步根海老师。他在课堂中对学生经验的重视,他教学指导中的问题意识以及引导学生颇具智慧的思辨性探究,都能让人从中看到钱梦龙影子。我现在想起来,我指导过研究生写钱老师的论文,也指导过学生写步老师的论文,最近一次是2019年,我的研究生写步根海现代文阅读教学研究。尽管论文写得不算好,但她把步老师三次《简笔与繁笔》的教学实录转写成文字稿作附录,在文中则进行了比较分析,还是有相当的价值。但直到今天,我却还没有想到要指导学生把钱老师的教学和步老师的教学,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,总结出一些共同规律以及各自个性化的内容。不过,因为“论集”的出版,促使我思考,我们今天已经不是传统社会,所以有些思想的传承,不一定非得从师徒关系寻找脉络,而要从一个更大的共享的时代背景中,来发现这种渊源关系。

  再说第二件。我是第一次当语文之星的评委,心里还是有一点小激动。尽管我不参与论文和教学打分,但对选手的现场表现,他们围绕话题的答辩和针对知识性问题的回答,还是充满期待的。一路跟随下来,虽然选手们的表现总体不错,但还是有遗憾。这种遗憾,也许是我的苛求。因为想到生前始终活跃在一线课堂的步老师,想到他当初也像一颗语文之星冉冉升起,于是当比赛中的问题在屏幕显示时,我第一反应是,如果当初年轻的步老师站到台上,他会怎么回答这问题?他又会怎么来背诵古诗文句子?也许大家会反驳我,语文界有几个人能获得步老师的成就?但不说成就,就说有些素养吧,也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。那就是思想上有想法,知识上有积累。就目前来看,选手的回答太四平八稳,缺少自己的想法,而知识的积累,特别是古诗文背诵,还有待加强。

  我看步老师《简笔与繁笔》的教学实录,一个最大的感叹是,他居然在曹杨二中的高一、高二和高三上了不一样的三次公开课。而且根据不同学情,有着不一样的教学引导。尤其是在其中一个年级,深入讨论了这篇文章的总论点。他根据文中的一些文字,筛选出四个选项,依次和学生一起讨论。比如:

A.文章的论点是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,各尽其妙。

  B.提倡简练为文。

  C.文章的繁简不可以文字的多寡论。

  D.文章要来自生活,发出真情,繁简得当。

  结果是,除开把C项淘汰后,最后和学生达成一致意见,剩下三点都只具有局部意义,需要再整合。怎么整?步老师说,我的课结束了,你们回去自己整。一个连总论点都没有概括出来的议论文公开课,有多少人敢上?有这样的思路实在太大胆。但这不是关键。关键是,他在引导学生讨论那几个观点时,在彼此的论证或反驳过程中,思考的路径被充分打开了。学生被深深带入到语文的场域中,或者用现在时髦的话说,带入真实的情境中。

  其实,想法也好,积累也好,最终步老师是以一个语文教育的实践者,把学生,也把我们都带进语文的事业中,让参与其中的许多人都能内化为自己生命的一段真切体验。如果说,现在参加各种语文教学比赛的青年选手有一种本质性的缺憾,那就是较少让人看到来自心灵的生命体验。那种真切的生命体验,往往是以其本人的气场呈现的。

  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说,我们才能理解大家一直赞叹步老师的记忆力超群的特点。比如他能够背诵所教过的每一篇课文,他能够说出坐过公交线路的每一个站名,他能娓娓道来吃过菜的每一道制作工序,他能记住许多熟悉者的手机号。因为对他来说,他能记住工作其间、生活其间的一切细微物事,既是在说明他记忆力过人,更是在展示他生命拥抱外部世界的力量。这种力量,是在他所触摸的感觉世界中被生动呈现的,照亮在他的语文课堂中,照亮在他咀嚼的语言文字中,也照亮在他的“语文教育论集”中。

  (作者单位:上海师范大学光启语文研究院)


链接地址:https://share.gmw.cn/wenyi/2024-05/30/content_37353585.htm


热点新闻
最新要闻